孙芷溪看着男人离去的身影,琉璃般的眸子里闪过一丝亮光。
这一趟没白来,一部手机一块手表,这便是他上次见义勇为全部的奖励。
跟俞清秋划清了界限,却结识了一位有身份的姐姐,一得一失,吴为很满意这样的结果。
第二天一早,父子二人便踏上了旅途,前往海州的大巴七点半准时出发了。
一路上吴为也没闲着,还在熟悉着拉断机和并条机的不同型号之间的差异。
昨天回来,吴为就上交了手机和手表,说明了两个东西的来源。
刘若兰心思细腻,吴为转个眼珠,她就知道他想拉什么屎。
因此,与其瞒着,不如主动交代。
不过出乎意料的是,刘若兰没有多说什么,让吴为自己留着用。
孩子大了,总归要放手的。
手机没有包装了,手表盒子却是完整的,吴为没有拆,直接塞进了书包,说不定去海州能派上用场。
去西华拜访,总不能两手空空。
除了一些当地的特产,这块手表是最拿得出手的礼物了。
只是吴为并不知道,这块表虽然是俞名远送出去的,却是俞清秋亲自挑选的。
中午到的海州,父子二人草草在汽车站旁边的快餐店解决了午饭。
搭上了4号线,直奔了西华在市区的老校区。
西华学校门口就有自己的招待所,两个人就顺便办了入住。
临出门前,吴为制止了吴卫东带礼物的举动,毕竟学校里人多嘴杂,这种事情不能做在明面上。
跟等候在门口的余超逸教授碰上了面,三个人便一起朝着学校里面走去。
“吴为的分数出了吗?”
“出了,余教授,619,考得还可以。”
余超逸点了点头:“这个分数很好,报我们西华是有些浪费了。”
吴为赶紧说道:“运气好而已。”
余超逸拍了拍吴为的肩头:“你一看就是聪明的学生,准备报南华什么专业啊?”
“金融吧,想去学点刺激的。”
“南华的金融全国前二,你选得不错。”
余超逸虽然惜才,却是个极为尊重学生自己意愿的好老师,绝不强加自己的想法在别人身上。
余超逸一边带着两个人朝着纺织学院的办公楼走,一边郑重地说道:“对了,实验的论文已经定了,准备送SCI审稿了。给你个第三作者,不吃亏吧。”
“余教授,不行不行,我真的就是随口一说,根本就谈不上贡献,更别说发论文,这要是署了名,得让人笑掉大牙的。”
吴为自己几斤几两还不知道吗,赶紧回绝了余教授的好意。
“你那天点破了我们整个项目中最大的瓶颈,可以说,没有你那天的建议,我们不知道还要浪费多少时间。这次我们准备发表的期刊级别高,很多研究生毕业都难碰到一次这样的机会。”
余超逸继续苦口婆心地劝着,他是真心想让吴为露一露脸,虽然吴为不会选择西华和材料专业,但是有一个这样的国际级的论文傍身,以后也是简历上浓重的一笔。
说话间,三个人就到了五楼的一间办公室前。
余超逸敲了敲门,带着两个人走了进去。
“这位是我们纺织学院的副院长,钱忠阳钱教授,这两位就是我提到过的,通州纺织机械厂的吴卫东吴总和他的公子吴为。”
钱忠阳虽然年不过四十,却已经身居高位,成为了纺织学院掌管实权的副院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