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王承恩朱宁衍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开局救魏忠贤,我要做宫斗冠军前文+后续》,由网络作家“晕奶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此话一出,施鳯来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不见。揣摩上意,这可不是什么好话。旁边的张瑞图见状,忙是出言转圜道:“首辅大人,羽王兄没有妄揣上意的意思,您也不必如此。”黄立极只不过是敲打一下施鳯来,自然不会真闹得不可开交,闻言也就顺坡下驴道:“是本官想多了,都是最近这段时间太乏累了。”见气氛已然变得有些尴尬,一旁的房壮丽这个时候起身,伸了个懒腰道:“好了,诸位大人,再过几日就是冬至日了,陛下需要去祭天,我们还是抓紧一些吧。”“是,是,陛下交代的事还没做呢。”李国普是开口附和道。几人随即各自散去,回到自己的桌案前,开始处理起公务来。……时间来到晚上。京城,霍维华府。此时的霍维华正如油锅上的蚂蚁,惶惶不可终日。他现在的处境很是危险。按说,他是魏忠贤...
《开局救魏忠贤,我要做宫斗冠军前文+后续》精彩片段
此话一出,施鳯来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不见。
揣摩上意,这可不是什么好话。
旁边的张瑞图见状,忙是出言转圜道:“首辅大人,羽王兄没有妄揣上意的意思,您也不必如此。”
黄立极只不过是敲打一下施鳯来,自然不会真闹得不可开交,闻言也就顺坡下驴道:“是本官想多了,都是最近这段时间太乏累了。”
见气氛已然变得有些尴尬,一旁的房壮丽这个时候起身,伸了个懒腰道:“好了,诸位大人,再过几日就是冬至日了,陛下需要去祭天,我们还是抓紧一些吧。”
“是,是,陛下交代的事还没做呢。”
李国普是开口附和道。
几人随即各自散去,回到自己的桌案前,开始处理起公务来。
……
时间来到晚上。
京城,霍维华府。
此时的霍维华正如油锅上的蚂蚁,惶惶不可终日。
他现在的处境很是危险。
按说,他是魏忠贤一党,现在魏忠贤重新被起复,皇上也没有清算阉党的意思,他应该高兴才是。
但是,但是,但是,重要的事情说三遍,天启皇帝就是因为服用了他献上去的灵露饮,这才一命呜呼的。
以魏忠贤和天启皇帝的感情,一定会调查这件事,一旦被查出来什么,那等待他的就只有一条路,那就是诛杀九族,最低也是夷三族。
当然,他还不知道,朱由检已经命魏忠贤开始调查这件事,如果知道的话,恐怕他早就精神崩溃了。
就在他愁眉不展的时候,书房的房门忽然被人打开了。
霍维华头也不抬道:“出去!”
他还以为是自己家里的下人,来让自己去膳堂用饭的。
却听一道沙哑的声音说道:“霍大人,你是不是怕了?”
听见这道声音,霍维华猛地抬头。
只见一名全身都笼罩在黑袍中的人,正站在距离自己不到三尺的地方。
“你…… 你是什么……什么人?为什么……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?你又是怎么进来的?”
霍维华霍然起身,满脸惊惧的对来人问道。
此时的他已经是惊弓之鸟,一点风吹草动,都会让他如临大敌。
黑袍人没有回答他的问题,而是说道:“霍大人,事到如今,您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。”
一边说,黑袍人一边从自己的怀里抽出一条白绫。
霍维华瞬间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。
他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:“那灵露饮是你们拿出来的?你们究竟是什么人?”
黑袍人这次没有说话,而是拿着白绫,向着霍维华缓步走去。
后者此时也大声的叫嚷起来。
“来人!来人!”
“不用喊了,府上的人都睡了。”
“霍大人,您要明白,只有您去了,您府上这几十口人才有可能活下去。”
黑袍人的语气依旧很是平淡,似乎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。
听到他这么说,霍维华似是被人抽去了脊梁一般,直接瘫软在地,眼中也没有了刚才的惊惧。
黑袍人走到他的身边,将白绫勒在了他的脖颈间。
“砰!”
就在此时,房门却是忽然被人一脚踹开。
“好呀,终于有人露头了,不枉咱家守了这么多日子。”
随着房门被踹开,数道身影也走了进来,一道有些尖利的声音响起,让黑袍人猛地站起了身,也顾不得地上的霍维华了。
“东厂的人?”
看清来人那标志性的衣冠,黑袍人声音终于出现了情绪波动。
“咱家,东厂方正化!”
为首一名宫中内侍打扮的人,连带笑意对黑袍人自我介绍了一句。
黑袍人没有再说话,而是从自己怀里取了一柄匕首。
“仓啷!”
见状,方正化身后的几名东厂番子,皆是抽刀在手,一脸戒备的看向黑袍人。
哪知,方正化却是不在意的摆了摆手道:“不用这般紧张。”
话音未落,只见他猛的夺过一名番子手里的长刀,向着黑袍人就斩了过去。
后者根本来不及反应,握着匕首的右手,就被方正化手里的长刀一刀斩断。
“啊!”
黑袍人嘴里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,只不过被黑色斗篷蒙住了脸,看不出脸色如何。
方正化将手里的长刀抛给身后的番子,重新拢着双手,看着黑袍人不屑道:“就你这点道行,还敢在咱家面前卖弄?”
“来啊!将这两人带走,押入锦衣卫诏狱!”
吩咐完,方正化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书房。
深夜,紫禁城,乾清宫东暖阁。
“老祖宗,东厂那边传来了消息,说是十万火急。”
一名内侍压低了声音,对今夜当值的王承恩禀报道。
后者眉头一皱,生怕惊扰了自家皇爷,拉着内侍往远处走了几步,这才低声问道:“可说了是什么事?”
“回老祖宗,没有,只是说这是钦命的案子,底下人不敢擅专,这才深夜入宫传递消息。”
内侍忙是回道。
王承恩闻言,点了点头,略一沉吟道:“让他们进来吧,皇爷身边不能离人儿,咱家就在这里等着。”
“是,老祖宗。”
内侍走后,王承恩转头看了眼东暖阁的方向,忍不住轻叹一声。
稍顷,方正化脚步匆匆的来到了乾清宫。
“奴婢见过王公公。”
方正化看见正来回踱步的王承恩,忙是上前见礼道。
后者看清来人的相貌,脸上露出一丝笑意,一把将方正化托起来,说道:“正化?原来是你。”
“刚才底下人来报,说是钦命案子,难道是……?”
王承恩话没有说全,但方正化却是听明白了,点头道:“公公,霍维华那边的事儿。”
“今夜……”
“慢着!”
方正化正欲开口介绍今晚发生在霍府的事,却被王承恩一把拦住。
“这件事儿,咱家不想听,你还是等明日直接禀报皇爷吧。”
也不怨王承恩如此小心,事关先帝的死因,这样的事,他还真不想掺和。
方正化却是急了,声音有些急促的问道:“王公公,魏公公离京前专门交代了,一旦这件事有了眉目,要立即上报,奴婢实在是等不到明天了,您看要不您先听听,明日由您禀报皇爷?”
王承恩的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恼怒,正欲开口,忽然听到暖阁内传出了一道声音:“大伴,谁在外面?”
“如果全军进入张家口,尚需半月有余。”
秦良玉回答完后,就静静的看着朱由检。
后者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,而是再次问道:“白杆兵现有多少人?”
“回陛下,白杆兵现有军士一万两千人,此次北上,臣将他们全都带来了。”
听到秦良玉这么说,朱由检又是一阵感慨,这才是帝国将军。
“朕拨给卿二十万两银子,夫人可在四川继续募兵,多多益善,钱粮不够,只管向朕伸手就是。”
眼下大明军备废弛,好不容易遇到一支能打的,自然要多多支持。
秦良玉闻言,忙是起身道:“臣多谢陛下!”
“好了,夫人请坐吧,朕和你说说这次调兵北上的原因。”
朱由检这句话一出口,秦良玉的眉头就皱了起来。
她有些不解的问道:“陛下,此次朝廷调臣北上,难道不是因为蒙古范边吗?”
朱由检摇了摇头道:“这不过是对外这么说,此事处了东厂魏忠贤和许显纯,就只有朕知道了。”
方正化很有眼色的挥了挥手,让暖阁内伺候的一众内侍和宫人退出去。
他自己更是直接守在了门口。
等众人走后,朱由检这才说道:“夫人可知,为何建奴从神宗皇帝到现在,越打越强?”
秦良玉有不解的摇了摇头。
朱由检接着说道:“朝廷屡次下旨,严禁粮食、铁器、布匹等物资进入辽东和大漠,但偏偏有人不顾家国,只为一己私利,向蒙古鞑子和建奴走私这些物资。”
“什么?”
“竟还有这等事?”
“陛下!这些人绝对不能留!”
秦良玉听朱由检说后,语气当即变得满是怒气。
朱由检点头道:“这也正是朕召夫人,以及白杆兵北上的原因。”
“厂卫已经查明,有那么一批山西商人,通过张家口向建奴和蒙古鞑子,大量的输送战略物资。”
“这件事和边军绝对有着莫大的关系,朕希望夫人能够带兵协助厂卫,缉拿那些不法商人,抓捕边军中的蠹虫。”
“臣遵旨!”
“决不负陛下所托!”
秦良玉豁然起身,身上迸发出汹涌的杀气,对朱由检郑重的说道。
其身上散发的气息,让方正化浑身肌肉紧绷。
朱由检抚掌而笑道:“好!魏忠贤已经先行前往张家口,夫人前去之后,可以联系他。”
“当然,还有一件事,朕还要拜托夫人。”
秦良玉忙是躬身道:“臣不敢,请陛下直言。”
“帮朕盯着魏忠贤,朝廷现在需要银子,朕不希望看到任何人对这些银子伸手。”
朱由检说这番话的时候,眼神中满是冷意。
秦良玉自然清楚皇上的意思,当即回道:“臣一定不辱使命。”
“夫人且去,待事成,朕一定不吝封赏。”
朱由检说完后,秦良玉缓步退出暖阁。
“老方,你说他们能成功吗?”
朱由检还是有些担心。
方正化忙是说道:“有陛下运筹帷幄,区区一些商贾,又能掀起多大的浪潮?”
朱由检闻言,轻叹一声,摇了摇头道:“唉!你不懂,我大明如果真有亡国的那一天,就是亡在这些商贾和士绅手里。”
方正化这下子不敢说话了。
朱由检也没有了继续说下去的兴致。
暖阁内顿时变得安静下来。
只是这种宁静,没有持续多长时间,就被一道凄厉的哭嚎声打断。
“皇爷!皇爷!”
“奴婢回来了!”
“奴婢可是想死您了!”
听见这有些熟悉的声音,朱由检的脑海中瞬间出现了一个人的名字。
曹化淳!
果然,下一刻,一个身材壮硕,但满身风尘的人影冲进了暖阁。
朱由检嘴角上扬,语气淡淡的说道:“讲。”
“皇上,御史沈棨(qi三声)上书,察哈尔部林丹汗进犯张家口,以求开启互市,内阁已经将票拟送到司礼监,为何司礼监至今没有批复?”
黄立极说完,就退了回去。
朱由检听后,心里暗自思忖,转头对魏忠贤问道:“为何朕没有看到这份奏折?”
后者没有叫屈,没有推诿,当即跪倒在地,沉声道:“臣……臣有罪。”
“杖责二十!”
朱由检说了一句,然后对黄立极问道:“内阁是什么意思 ?”
黄立极出班回道:“陛下,臣和内阁诸位同僚的意思是,可以答应林丹汗的请求,在张家口重开榷场。”
朱由检后世的时候听过林丹汗这个名字。
这个人是蒙古历史上最后一个大汗,哪怕是名义上的。
林丹汗此人和一根绳儿一样,都是一个倒霉蛋儿,最后同样也被被满清给捡了个便宜。
如果两人能够联手的话,未必不能打败皇太极率领的满清。
朱由检想了想,正欲开口答应,忽然想起一件事来,心念一转,这才开口道:“我大明可以和察哈尔部重开榷场,但主动权必须在我大明手里。”
顿了顿,他又接着说道:“命沈棨传朕旨意,决绝察哈尔的要求,等过段时间,朕会着人前往草原,到时候再谈这件事。”
“皇上,林丹巴图尔率数千骑兵于口外,如果拒绝对方的请求,恐怕……”
内阁大学士施鳯来出班,有些担忧的对朱由检秉奏道。
后者眉头一挑:“内阁立即行文,命石柱宣抚使秦良玉,立即带兵前往张家口。”
“皇上,户部现在没有银子,单单先帝的陵寝就需要两百万两,户部库银根本无力支付。”
朱由检的话音一落,户部尚书郭允厚就出班反对道。
“內帑拨银二十万,命秦良玉所部立即开拔!”
朱由检现在只想让秦良玉的白杆兵,以最快的速度进驻张家口,如果自己的谋划可以成功的话,区区二十万两银子算什么。
见皇上愿意用自己的银子支付军饷,郭允厚自然没有任何的意见,黄立极也是躬身称是。
解决了这件事,朱由检对站在身侧的王承恩使了个眼色。
后者会意,当即朗声道:“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。”
“皇上,臣有本奏!”
王承恩的话音一落,一道声音忽然响起。
朱由检定睛望去,就见队伍的后边,一位身着绿色官袍的官员,手持笏板站了出来。
朱由检看了他一眼,伸手示意对方说话。
“皇上,臣这里有一份监生胡焕猷的折子,还请陛下御览。”
这位大臣说着,还从自己的袖口中取出了一件奏折。
见状,黄立极和内阁的几位大学士,皆是脸色不好看起来。
按照明朝的制度,奏折应该是先交给通政司,然后由通政司递交内阁,内阁给出处理意见,将处理意见贴在折子上,这一步就叫票拟。
然后再将奏折递交给司礼监,同意就批复,然后交还内阁,内阁在交给相关部衙,这一步叫批红。
不同意,就直接打回去重新票拟,或者是直接留中不发。
现在这命御史竟然跳过内阁和司礼监,直接在朝会上向陛下上书,这是什么意思?
朱由检想了想,也是明白过来,心道:“看来,这份奏疏应该是和内阁以及司礼监有关。”
心里有了猜测,朱由检面无表情的对这位官员说道:“你直接读出来吧。”
“皇上,这……”
听到皇上让自己读出来,这位御史顿时有些麻爪了。
“皇上,这是监生胡焕猷的折子,臣来读是不是有些不合适?”
朱由检没有说话,只是冷脸看着对方。
王承恩在旁低声道:“皇爷,此人名叫杨维桓,都察院御史。”
声音不大不小,正好被杨维桓听到。
后者脸色骤变,无奈只得翻开折子开始朗读起来:“学生胡焕猷,冒死进谏,内阁大学士黄立极、施鳯来、张瑞图攀附魏逆,曲意奉上……”
到底是国子监的监生,一篇文章写的洋洋洒洒,花团锦簇。
不过,朱由检却是听的一头雾水。
想想也是,一个现代人想要听懂古代的文言文,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。
幸亏旁边有王承恩,随着对方的逐句翻译,朱由检总算是弄明白了。
等杨维桓念完后,朱由检冷笑道:“好家伙,这是要将我大明内阁一锅端。”
顿了顿,他又看向黄立极问道:“首辅,折子里的这些罪名,你可认?”
黄立极当即跪拜道:“皇上,臣冤枉!”
“首辅,朕的记性不是很好,犹记得太祖好像说过,不许生员议事吧?”
闻言,黄立极猛地抬头道:“陛下烛照万里,太祖当初确实是这么说过。”
“那就按律处置吧。”
不等众人答话,朱由检起身,伸了个懒腰开口道:“朕乏了 ,今日就到这里。”
说完后,直接走下玉阶,径直离开了奉天门。
王承恩见状,忙是朗声喊道:“退朝!”
说完后,赶紧追了上去。
一炷香后,乾清宫,东暖阁。
“臣魏忠贤(许显纯)拜见陛下!”
两人进入东暖阁,立即大礼参拜道。
朱由检此时已经换上了便服,仰躺在一张躺椅上,闻言,摆了摆手道:“免了。”
等两人起身后,朱由检也坐直了身子,一脸严肃的对魏忠贤说道:“知道朕为什么不远万里,调秦良玉去张家口吗?”
魏忠贤摇了摇头道:“陛下,臣不知。”
“晋商八大家,听说过吗?”
朱由检接着问道。
见魏忠贤还是一脸懵逼,朱由检顿时气结,厉声道:“废物!”
“晋商八大家,指的是八家晋地豪商,这八家凭借其在北方庞大的势力,将我大明的物资,源源不断的贩卖到后金。”
“这其中很多都是朝廷严厉禁止的铁器、粮食、甚至是火药和火器,这就是为什么后金鞑子越打越强的原因。”
“现在知道,朕为什么要调白杆兵去往张家口了吗?”
朱由检看着魏忠贤,语气严肃的问道。
等他这番话说完,在场的几人皆是脸色大变。
朱由检和王承恩的对话,一字不落的落在魏忠贤的耳中。
后者心中一凛,已然明白这位小皇帝的意思,脚下的步伐不由加快了几分。
朱由检这时候又故意装作不悦的问道:“你怎么还没走?”
“奴婢……奴婢马上就走。”
魏忠贤忙是回道。
朱由检挥了挥手,没有再搭理他,而是在桌案上接着书写起来。
现在魏忠贤这个黑手套已经就位,那接下来就要想办法搞钱了。
大明亡就亡在财政上,朝廷收不上来钱粮,国库空空如也,皇帝的內帑(tang三声)也没有银子。
没有银子,拿什么赈济灾民?
没有银子,拿什么犒赏三军?
没有银子,拿什么给百官发放俸禄?
没有银子,拿什么养活那些亲戚?
嗯?
那些亲戚就算了吧,等有合适的机会,一定先把那些朱家的本家给收拾了。
现在最紧要的就是要搞到钱,关键是从哪里搞钱。
前世作为一个一事无成的社畜,朱由检此时也毫无头绪。
看着魏忠贤离去的方向 ,朱由检的眼睛忽然一亮,旋即又有些懊悔起来。
这九千岁有钱呀,刚才就应该让他把那十级车金银财宝交出来。
失策!失策!大大的失策!
就在朱由检懊悔不已的时候,魏忠贤也已经出了紫禁城。
正在宫外等候的许显纯、李朝钦等人见到魏忠贤,忙是迎了上来。
“干爹!如何?”
许显纯有些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。
要知道,他们现在可是和魏忠贤是一条绳上的蚂蚱,跑不了你,也跑不了我。
魏忠贤环视一眼围在自己身边的几人,清了清嗓子道:“此乃宫门前,聚在这里成何体统?”
说完,也不理会众人,径直走向了自己的车架。
只是, 他的一只脚刚刚踏上车架,就看见了停在那里十几辆大车。
回头看了眼宫城的方向, 魏忠贤一咬牙转头对王体乾说道:“老王,咱家这些东西,就由你押解到內帑吧。”
闻言,不只是王体乾,就是许显纯和李朝钦等人也都是一脸的震惊。
这可都是金银珠宝,加起来足足有数十万两,就这么交出去了?
魏忠贤看了几人一眼,语气幽幽的说道:“银子重要还是命重要?”
此话一出,几人皆是瞬间醒悟过来。
“好了,去办吧。”
魏忠贤虽是满心不舍,但还是对王体乾说道。
等王体乾带着十几辆大车走后,魏忠贤又对李朝钦吩咐道:“去东厂,召集人手前往侯府。”
他嘴里的侯府不是哪位侯爷的府邸,而是客氏在京里的府邸。
皇帝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,自己要是再装傻,那就该自己去伺候先帝了。
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前往侯府,一路上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,不过有皇帝作为靠山的魏忠贤,根本就不在乎。
此时的他,又恢复了当初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权阉威势。
一行人来到京城一处占地极广的宅院前,看着眼前宽广的门楣,魏忠贤转头对手下一名番子吩咐道:“叫门。”
客氏的儿子侯国兴此时正在家中,听闻魏忠贤来了,心里也是大惊。
不过,他还是亲自迎了出来。
“厂公大人,您……您不是……?”
看到来人真是魏忠贤,侯国兴先是震惊,接着又是大喜。
自己的母亲虽是天启皇帝的乳母,先帝在位时也是极尽荣宠,但现在新皇继位,他们一家也是惶惶不可终日。
毕竟,他们母子做的那些事,足够抄家灭族了。
现在自家的盟友魏忠贤竟是回京了,想必自己一家应该也没有危险了。
魏忠贤不想和一个将死之人多说,脸色有些阴沉的问道:“夫人是否在府里?”
“在,在,厂公请入府,下官这就着人通知母亲。”
一行人在侯国兴的引领下,来到了侯府的后宅。
魏忠贤对众人摆手道:“你们就留在这里,咱家去见见夫人。”
进入后院正堂,只见一名身材丰腴,身着薄纱的娇媚妇人,正笑靥如花的横躺在罗汉床上。
此人正是天启皇帝的乳母,奉圣夫人客印月,据说和天启皇帝有些不太正常的关系。
“忠贤,你回来了?”
见魏忠贤进来,客印月声音柔媚的说道。
前者只是看了她一眼,就径直走到作案前坐下,语气有些生硬的说道:“穿好衣服,我有话要说。”
闻言,客印月一愣,娇嗔的瞪了对方一眼,不过还是起身,在一名侍女的伺候下,穿上了罩衣。
“小皇帝将你召回了?”
客印月坐到魏忠贤的对面,开口问道。
后者没有回答她的问题,而是将目光落在了那名侍女的身上。
客印月会意,对侍女摆了摆手。
对方躬身退出房间,并将房门关上。
堂内只剩魏忠贤和客印月两人,前者这才说道:“夫……客氏,皇帝有旨意。”
听到魏忠贤对自己的称呼,客印月的眼神一凛。
不过,本就恃宠而骄的客印月也没有行礼的打算。
就那么大咧咧的坐在那里,一双桃花眼直勾勾的看着魏忠贤。
后者的心里暗骂道:“真是不知死,到了如今这般田地,竟还是这般作态。”
不过,对一个将死之人,他也没有太过计较,而是语气平淡的说道:“陛下口谕,命客氏陪葬先帝。”
“哗啦!”
此话一出,客印月脸色大变,霍然起身,用满是不可置信的语气喊道:“不可能!魏忠贤你在矫诏!”
“不可能!我是先帝乳母,陛下不能这么对我!”
此时的客印月已经是状若疯癫,哪里还有之前雍容的仪态。
听到屋内的动静,侯国兴和许显纯也都冲了进来。
魏忠贤转身对许显纯吩咐道:“陛下有旨,查抄奉圣夫人府邸!”
闻言侯国兴也会脸色骤变,旋即大喊道:“厂公!我……呜呜……”
侯国兴的话还没有说完,就被许显纯捂住嘴巴拖了出去。
魏忠贤自再次看向客印月道:“客氏,本督可以给你一个体面,你自行了断吧,不然本督只能帮你体面了!”
“韩爌晋中极殿大学士,入阁参赞机务。”
“内阁尽快拟旨,交由司礼监用印,然后昭告天下!”
朱由检也不想再和他来回拉扯了,直接对施鳯来吩咐道。
“是,臣遵旨!”
后者躬身应道。
看着施鳯来远去的背影,朱由检的眼中闪过—丝冷意。
原本,他还想让施鳯来做内阁首辅,为孙承宗他们保驾护航的,现在看来,此人也是不可重用。
这也是为什么,朱由检最后让温体仁,成为内阁首辅的原因。
在朱由检那极为有限的历史知识中,温体仁这人完全就是严嵩式的人,个人能力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。
处理国政,可以说是手拿把掐,但名声却是臭了大街了。
不只是如此,温体仁这人还和东林党不对付,甚至可以说是死仇,这让朱由检也不用担心他会和东林勾结。
最最最紧要的—点,温体仁这人不要脸,为了手里的权利,他什么都可以做。
这样有能力,名声差,听话,还和东林不对付的人,正是朱由检现在最需要的“人才”。
确定了新—届的内阁成员,朱由检总算是松了—口气,接下来就是要好好炮制—下某些人了。
不过,想要炮制他们,还是得等魏忠贤回来,谁让我们的魏公公,最擅长的就是和文官们“战斗”呢?
阳和,宣大总督衙门。
“大人,快想想办法吧, 东厂那些人现在就像是疯狗—样,到处咬人。”
巡察御史沈棨, 满脸焦急的对宣大总督王国祯说道。
后者能成为—方总督,单单是养气功夫,就不是—般人可以比拟的。
他端着手里的茶盏,任凭蒸腾的热气吹在自己的脸上,语气不急不缓的说道:“天塌下来,自然有高个儿顶着,你急什么?”
“哎呦!我的总督大人,那可是东厂,魏忠贤那阉货可是心狠手辣,落到他们手里,不死也要脱层皮!”
沈棨是京官,对魏忠贤和东厂了解的要更深—些。
王国祯却是不屑的冷哼道:“哼!—群鹰犬,他们能拿本督怎么着?”
“想在宣大掀起风浪,得先问问本督麾下的儿郎们答不答应!”
王国祯这番话,将他的嚣张跋扈表现的淋漓尽致。
沈棨无奈,只得再次劝道:“大人,您看是不是该给大同那边去信—封,让那边早做准备?”
“准备?准备什么? 陛下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大动干戈的,这件事到了这个程度也就差不多了,你就放心吧。”
直到现在,王国祯都不认为京里会对他这位宣大总督怎么样。
……
宣府那边,—万多名白杆兵,已经在秦良玉的严令下,做好了随时作战的准备。
—旦宣大有变,秦良玉第—时间就会率兵平叛,这是她上次进京时,大明皇帝朱由检亲自授予的权利。
相比—心备战的秦良玉,我们的魏忠贤魏公公却是快疯了。
—方面要根据审问出来的线索,在整个宣大四处拿人、抄家,另—方面,他还要组织人手、马车,将抄家所得运往京城。
在秦良玉明确表示不会派人护送后,魏忠贤开始从周围各地抽调人手。
不过,相比于这些晋商,以及那些赃官们庞大的家产,魏公公手里的人,还是有些捉襟见肘。
看着大量的金银财宝运不出去,魏公公的嘴里都急的生出了火疮。
“公公,今日卑职又杀了两个兄弟,这么下去不是办法,还是得尽快将这些东西运回京去。”
越过宽大的影壁,方正化站在宽阔的院子里,面南而立,环视一眼跟进来的众人,取出圣旨,朗声道:“有旨意!”
“哗啦!”
在场所有人,尽皆跪倒在地。
“奉天承运皇帝,敕曰:朕承天之命,得继大统,获奉宗庙,朕深知文以安邦,武以定国,锦衣卫乃天子亲军……”
随着方正化的宣读,跪在下面的骆养性脸色越来越难看。
等到圣旨宣读完毕,方正化先是看了眼骆养性等人,然后笑着对同样跪在自己面前的李若琏说道:“李大人,接旨吧。”
后者当即伸出双手恭敬道:“臣,李若琏接旨,谢恩!”
把圣旨放在李若琏的手上,方正化笑着将之扶了起来,眼角的余光瞥了眼骆养性。
“洛大人,此乃皇爷钦命,还请洛大人能够遵旨行事。”
方正化转头对骆养性说道。
后者此时也已经起身,只是脸色有些阴沉,闻言拱手道:“请公公转告陛下,下官定当尽心辅佐……辅佐李大人。”
他可是将“堂上官”三个字听到清清楚楚,自然知道皇上是什么意思。
方正化见状,微微颔首,然后故意加大声音道:“李大人,皇爷之前还担心有人会抗旨不遵,但现在看来锦衣卫对皇爷还是很忠诚的,那咱家就先回去了。”
李若琏忙是说道:“下官送公公。”
一群人浩浩荡荡的,簇拥着方正化出了北镇抚司大门。
目送其上马离开后,众人也都转身,想要返回各自的值房。
“圣旨到!”
就在这个时候,又是一道有些尖利的声音响起。
众人忙是回头望去,就见一名传旨太监,在一队大汉将军的护卫下,出现在街头。
稍顷,传旨太监进入北镇抚司衙门。
“有旨意,锦衣卫指挥佥事李若琏接旨!”
“臣,锦衣卫指挥佥事李若琏,恭请圣安!”
说着,他就跪在了地上,一众锦衣卫高官也都匍匐在地。
“圣上口谕,着赐锦衣卫指挥佥事李若琏飞鱼服、绣春刀,钦此!”
相比于刚才那道敕封圣旨,这道口谕就要简单的多了。
不过,却是让底下的一众人等,心里皆是一凛。
要知道,这飞鱼服可不是谁都可以穿的。
也不是所有锦衣卫都是身着飞鱼服,这是皇帝赐服的一种,其他还有斗牛服、麒麟服、蟒袍,只有深得圣心,或者是有功在身,才会被赐予这种象征身份和荣耀的服饰。
现在李若琏刚刚上任,皇上就钦赐飞鱼服、绣春刀,这说明什么?说明这位锦衣卫指挥使简在帝心。
结合刚才那道旨意,皇上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,现在的锦衣卫指挥使职位空悬,这位指挥佥事绝对就是日后的锦衣卫首脑。
想明白这一点,人群中的许多人已经开始动了心思。
李若琏谢恩过后 ,这才双手接过飞鱼服和绣春刀。
骆养性上前,笑着对李若琏恭喜道:“恭喜李大人,看来陛下对李大人很是看重呐。”
“恭喜大人!”
一众锦衣卫高官也是齐齐对李若琏恭贺道。
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,虽是知道眼前这位骆养性,是自己在锦衣卫最大的敌人,但李若琏还是笑着回道:“下官见过同知大人!”
微微躬身后,李若琏又接着说道:“锦衣卫乃是天子亲军,能入我锦衣卫大门,自然都是皇上信重之人,同知大人说对吗?”
他这番话,也是不轻不重的敲打了一番众人。
那意思是既然是锦衣卫,那就应该忠于皇上,不然就滚出锦衣卫。
骆养性那也是老狐狸了,哪里会听不懂,闻言连连点头道:“李大人说得是!”
“李大人刚刚上任,为了欢迎李大人家人锦衣卫,不如就由洛某做东,宴请诸位同僚,为李大人接风,如何?”
骆养性说着,还转头看向了其他人。
大部分锦衣卫高官,也都纷纷开口附和。
骆养性的脸上露出一丝得色。
看吧,就算你是钦命锦衣卫堂上官又如何?在这北镇抚司,还是洛某更得人心。
李若琏眉头一挑,笑道:“那下官就却之不恭了,下值后定当赴宴。”
骆养性接着说道:“好,那你我兄弟下值后再好好聚聚,现在就让为兄先给你介绍介绍卫里的兄弟。”
两人说着话,并肩来到了北镇抚司正堂。
“李兄弟,想必你也知道,现在卫里的指挥使一职暂缺,许显纯许大人又随厂公去了山西,卫里暂时就由骆某执掌。”
说到这里的时候,骆养性不经意的看了眼李若琏。
见对方没什么反应,这才接着说道:“当然了,现在李兄弟得圣上看重,钦命为锦衣卫堂上官,为兄也可以松快松快了。”
李若琏闻言,忙是说道:“骆大人说笑了,李某初来乍到,这卫里的事务还要骆大人多多费心才是。”
“哎,李兄弟,都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兄弟,称呼大人可就见外了。”
骆养性佯装不高兴道。
“太如兄,是兄弟的不是。”
李若琏现在对锦衣卫的情况两眼一抹黑,自然不会上来就得罪人,索性也就顺着骆养性的话说了。
“好!”
“来,李兄弟,为兄为你介绍一下卫里的诸位兄弟。”
骆养性开始为李若琏,一一介绍起在京的锦衣卫高官们。
半晌后,李若琏对这些人也认识了个七七八八,对众人拱手道:“刚才同知大人也说了,你我都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兄弟,李某初来乍到,还望诸位兄弟多多包涵。”
“我等不敢!”
众人齐齐应了一声。
骆养性和李若琏又说了几句话后,众人也各自散去。
在经历司典史的引领下,李若琏来到了自己的值房。
刚刚坐下,这位典史就上前恭敬道:“佥事大人,您还有什么吩咐吗?”
李若琏上下打量一眼,问道:“你怎么称呼?”
“下官经历司典史,刘奔,负责卫里的文书往来和公文存储。”
“那正好,你把卫里千户以上官员的档案都拿过来,本官要看。”
李若琏可是没有自己的使命,需要尽快笼络一批忠于自己的人手,也好完成崇祯的旨意。
姥姥?
吃了朕的,喝了朕的,都得给朕吐出来!
所以,面对两人的请辞,朱由检没有丝毫的迟疑,当即出言道:“朕刚刚从皇兄手里接过大明神器,两位卿家就要致仕归乡,可是朕德之不修?”
他这番话—出口,张瑞图和李国普两人立即跪倒在地,大声道:“臣不敢!”
“好了,退下吧。”
朱由检对两人挥了挥手, 接着说道:“施卿,对首辅之位,内阁是怎么想的?”
施鳯来闻言,当即出班说道:“秉陛下,首辅之位乃国朝重臣,理当由群臣廷推,再由陛下圣裁,臣不敢擅专。”
朱由检闻言,眼神微眯,不过却是没有反对,而是点头道:“就按施卿说的,廷推吧。”
话是这么说,不过朱由检的心里,却是对施鳯来很是不满。
大明的内阁阁臣,—般有三种选拔制度,—是现任阁臣推荐,而是皇帝直接任命,再有就是廷推。
朱由检不想亲自下场,所以才授意施鳯来直接推荐孙承宗、袁可立、徐光启,以及郭允厚四人入阁。
没想到,这老小子竟是明哲保身,选择了廷推。
听见朱由检同意廷推,施鳯来也是松了 口气。
心情不好的朱由检,也没心思看他们争吵,起身道:“今日就在这里商量出—份名单,呈于朕前。”
说完,朱由检就在方正化的搀扶下,走下了玉阶。
注意到皇帝临走时看自己的眼神,施鳯来的心里又暗暗叫苦。
见皇上离开,群臣顿时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。
身为吏部尚书的周应秋,此时却是率先开口道:“诸位同僚,陛下既然让我等廷推,那本官就先抛砖引玉,如有不当之处,还请诸位海涵。”
听见有人说话,所有人都逐渐的安静下来。
施鳯来收拾自己的心情,转身对周应秋道:“周大人乃是吏部天官,但说无妨。”
后者拱手道:“本官举荐来宗道和杨景辰两位大人入阁,此二人……”
周应秋也是魏忠贤—党,所举荐的人,自然也是依附魏忠贤的。
等他说完后,东林中人立即出来反对,阉党自然要鼎力支持,双方就在这奉天殿中吵了起来。
施鳯来见状,轻咳—声,朗声道:“诸位同僚!陛下让我等廷推,我们只需拟出—份名单就可以,剩下的,自然由陛下圣裁。”
众人听闻,—想也是这个道理,这才逐渐平息下来。
接着,几方又各自提出了名单。
不过,即是如此,这场廷推也在众人的争吵中整整持续了—天。
等到下午的时候,朱由检终于见到了这份廷推名单。
“来宗道、钱龙锡、李标、薛三省、孟绍虞、杨景辰、韩爌、钱谦益、温体仁、孙承宗、袁可立、郭允厚、徐光启。”
朱由检看着手里的奏本,轻声将名单念了出来。
将奏本放在桌案上,朱由检面无表情的对施鳯来问道:“这就是你们廷推的结果?”
施鳯来躬身道:“回陛下,这就是今日朝臣们共同拟定的名单,究竟让谁入阁,还要陛下亲自裁定。”
朱由检冷笑道:“哼!好—个施阁老,你这是将皮球又踢给朕了。”
施鳯来顿时大囧。
朱由检也没有理会他,而是拿起桌案上的朱笔,在孙承宗、袁可立两人的名字上画了圈。
沉吟半晌,又在温体仁和韩爌的名字上各画了—个圈。
“温体仁晋建极殿大学士,任内阁首辅。”
“孙承宗晋东阁大学士,为次辅。”
“袁可立晋武英殿大学士,入阁参赞机务。”
没错,这个李若琏就是朱由检心仪的锦衣卫指挥使。
对一个从后世而来的人来说,朱由检不知道谁忠谁奸,也不知道谁的能力更强,只能是通过自己那有限的历史知识,来提拔任命一批忠于自己,忠于大明的官员。
而这些历史上用自己的生命,证明过自己的人,就是最好的选择。
朱由检的话说完后,李若琏本人直接愣在了那里。
自己现在只是一名武举人,竟是直接被皇帝册封成了锦衣卫指挥佥事?
尤其是其中还有一句“堂上官”,这是什么意思,不就是让自己执掌锦衣卫吗?
要知道,这所谓的堂上官,一般都是指某个衙门的一把手。
朱由检见李若琏不接旨,佯怒道:“怎么?你李若琏看不上这个官职?还是说不屑做朕的传奉官?”
“学生不敢!学生接旨,谢陛下隆恩!”
李若琏闻言,被吓了一跳,忙是叩首谢恩。
朱由检满意的点头道:“现在锦衣卫群龙无首,你要立即上任,接管锦衣卫,裁汰老弱,招募良家子,重现天子亲军的荣耀!”
“学……臣遵旨!”
“嗯,朕这里还有些事情要交代给你,侯国兴、霍维华、陈德润,此三人府邸已经被封锁,着锦衣卫对其抄家,家人全部押入诏狱,审问定罪。”
朱由检再次对李若琏吩咐道。
这三个人被抓捕后,魏忠贤曾经想要请旨抄家,却被朱由检拒绝,现在正好拿来给试试李若琏的成色。
“臣,锦衣卫指挥佥事李若琏接旨。”
李若琏再次俯首行礼。
朱由检满意的点了点头,继而对方正化吩咐道:“老方,去司礼监,让王体乾即刻拟旨、用印,你带着李卿前去赴任。”
“奴婢遵旨。”
答应一声后,方正化带着李若琏离开了暖阁。
等两人走后,王承恩有些担忧的对朱由检问道:“皇爷,锦衣卫指挥佥事乃是正四品武官,不经内阁,不经兵部,只用中旨,会不会有麻烦?”
朱由检眉头一挑道:“朕和宪宗皇帝比如何?”
“这……”
王承恩一时之间竟是不知该如何回答了。
那是你祖宗,你让我怎么评价?
朱由检却是接着说道:“宪宗他老人家是大明皇帝,朕也是大明皇帝,他可以大量任用传奉官,朕为什么不可以?”
没错,朱由检这是打算效仿明宪宗朱见深了。
这绝对是一位被严重低估了的皇帝。
从自己的老爹大明战神那里,接过一个烂摊子,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能够拨乱反正。
在位期间,不断地对外用兵,北击蒙古、收复河套、成化犁廷,最后驾崩的时候,还留下了大量的银子,这位有些缺乏母爱的皇帝,绝对是一个明君。
而他最喜欢的就是启用传奉官,据传,整个成化一朝,共任命了大约五千人左右的传奉官。
王承恩听朱由检这有些不讲理的话,也是不知该怎么劝谏了,只得退下。
朱由检也没有理会他,而是顺手抄起题本看了起来,只是越来,他的眉头就皱的越深。
……
再说另一边,拿到圣旨后,李若琏和方正化就联袂出了紫禁城。
“李兄,我看你兴致不高呀,怎么?真不愿意做这个锦衣卫指挥佥事?”
方正化见李若琏苦着一张脸,顿时有些不高兴的问道。
皇上亲自召见你,还直接封你做了锦衣卫堂上官,可以说是恩宠有加,你就是这幅表情?
李若琏闻言,忙是说道:“方公公误会了,李某只是……只是对陛下安排的差事没有头绪。”
他可愿意得罪这些没卵子的宦官,万一在皇上面前歪歪嘴,自己就要倒大霉。
方正化听他这么说,脸上的神情也变得柔和起来。
笑着说道:“锦衣卫乃是天子亲军,你又是陛下钦命的指挥佥事,谁敢不听你的号令,直接开格了就是。”
“然后率人去抄了那三家,进宫缴旨就是了。”
方正化说完这些,左右看了看,见没人注意到自己这边,又压低了声音说道:“李兄,你可知道,陛下刚才说得那三家,魏公公曾经也想要亲自带人抄家,却被皇上拒绝了。”
说到这里,方正化没有继续下去。
李若琏却是听明白了,毕竟也是官宦之家出身,略一沉吟后,眼神坚定的说道:“李某定不会让陛下失望。”
说完后,李若琏又郑重的对方正化施礼道:“李某多谢方公公指点!”
方正化见他这么机敏,也是嘴角上扬。
他之所以将这些事告诉李若琏,就是想要在这位新贵面前卖个好,现在看来效果不错。
方正化伸出双手,把李若琏扶起来后,笑道:“你我兄弟都是皇上拣拔起来的,日后定当守望相助才是,李兄觉得呢?”
“那是自然!”
李若琏心里跟明镜似的,当即毫不犹豫的回答道。
两人说话的功夫,就已经来到了北镇抚司。
抬头看了眼高大的门楣,李若琏不由皱了一下眉头。
他们家是文官家庭,虽然他自幼习武,但对臭名昭著的锦衣卫,还是发自心底的抵触。
方正化却是没有注意到他的表情变化,翻身下马后,在几名东厂番子的簇拥下,来到门口值守的锦衣校尉面前,面无表情道:“咱家有陛下旨意,速去请诸位大人前来。”
锦衣校尉不敢有丝毫耽搁,立即转身进了北镇抚司衙门。
李若琏此时也已经来到了门前,负手而立,等着锦衣卫诸官出来迎接。
自己现在是陛下钦命的锦衣卫指挥佥事,而且还要越过骆养性这位指挥同知,执掌锦衣卫,那就必须要震慑住这帮老油子。
很快,一大帮锦衣卫中高级官员,就在一名身着飞鱼服的武官带领下,快速的迎了出来。
“下官锦衣卫指挥同知骆养性,恭迎天使!”
为首之人正是被朱由检不喜骆养性。
方正化看了他一眼,笑着对众人说道:“诸位大人免礼,陛下有旨意,咱们还是先进去吧。”
说着,也不理会骆养性等人,对李若琏使了个眼色,两人就直接进了北镇抚司大门。
李若琏亲手将两人扶起来后,笑着对两人说道:“二位请坐吧。”
“下官不敢!”
两人忙是回道。
李若琏也没有强求,而是对两人问道:“你们二人手里有多少可以信赖的兄弟?”
两人对视一眼,刘应袭面露愧色道:“好叫大人知道,下官在南司……嗯……有些……有些……”
“行了,老刘,不就是心灰意冷,不问世事吗?有什么不能说的?”
刘应袭的话没有说完,就被孙光给打断了。
前者有些无奈的瞪了他一眼,然后争辩道:“莫要胡说,孙某在南司还是有些得力手下的。”
“有几个?你南司现在就剩小猫两三只,还都是一些老弱病残,能顶什么用?”
孙光有些不屑的说道。
刘应袭这下子不说话了。
李若琏又对孙光问道:“你呢?你的右所有多少你的心腹?”
“一千一百二十人!”
“嗯?”
孙光的话一出口,李若琏顿时皱起了眉头。
你在这里糊弄傻小子呢?
一个千户所一共就只有这么多人,合着都是你的心腹?
再者说,现在大明哪个卫所不吃空饷?你孙光就这么干净?
或许是看出了李若琏的不喜,孙光接着补充道:“大人,下官可是没有骗你,右所一直都是齐装满员,军饷也是足额发放。”
“整个千户所,谁敢不听老子的,老……下官直接打一顿赶出去,剩下的都是可以信赖的好兄弟。”
李若琏听后,眉头舒展了一些, 但还是有些不敢相信。
他有些怀疑的看向刘应袭。
后者是一脸郑重的回道:“回大人,孙光说得不错,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他被卫内其他人不喜、排挤。”
“好!”
李若琏闻言,当即大喊一声。
上前拍了拍孙光的肩膀道:“好样的!本官一定在陛下面前为你表功!”
“孙某的祖上曾为世宗皇帝宿卫宫廷,这都是孙某应该做的!”
孙光有些得意洋洋的说道。
旁边的刘应袭下意识向一边挪了几步,心道:“这粗坯又来了。”
李若琏听后,却是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。
为嘉靖帝宿卫宫廷?
那位爷可是疑心很重,能被其信重,看来这孙家有些东西。
李若琏又打量了一眼孙光,又转头看了眼外面的天色,这才对其郑重道:“孙千户,本官命你立即召集人手,接管侯国兴、霍维华、陈德润的府邸!”
“任何人不得进出,稍后随本官抄家!”
“啊?”
孙光闻言,有些意外。
刘应袭也是皱起了眉头,有些担忧的劝诫道:“大人,您这第一天上任,就这么大张旗鼓的从东厂手里抢活儿,是不是有些不太好。”
魏忠贤的名声在那里,抄家这样的美差,什么时候轮到锦衣卫了?
万一惹恼了那位厂公, 自己这些人可就倒霉了。
孙光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迟疑之色,不过还是抱拳道:“是,大人,下官这就去安排。”
李若琏对孙光的反应很是满意,笑着对两人说道:“你们也不用担心,这是圣意。”
闻言,两人顿时面露惊喜之色。
这是什么?
这是陛下对锦衣卫的信重。
看着有些激动的两人,李若琏接着说道:“去安排吧,稍后本官也去。”
“大人,同知大人那里,是不是要通秉一声?”
刘应袭压低了声音问道。
“今晚不是有宴席吗?到时候再说就是。”
李若琏不在意的摆了摆手。
等两人走后,李若琏重新坐到椅子上,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。
今天一天,实在是太过累了。
先是以武举人的身份,得见天颜,接着又被火速提拔成了锦衣卫指挥佥事。
现在自己终于迈出了第一步,接下来恐怕还有更多的是事,在等着自己呢。
……
金乌西坠,玉兔东升。
朱由检正在听方正化的秉奏。
“你的意思是,不到一天的时间,李若琏就已经找到了立足的方法?”
朱由检有些错愕的对方正化问道。
后者点头道:“回皇爷,据埋在锦衣卫的钉子来报,李大人已经找到了堪用的人手,而且已经从东厂手里,接管了那三座府邸。”
朱由检闻言,顿时笑了,满意的说道:“看来这李若琏确实是个人才。”
“这都是皇爷您慧眼识珠。”
王承恩见自家皇爷心情不错,也是笑着拍了一记马屁。
朱由检倒是没有责怪他,心里也是放下了一件心事。
现在看来李若琏的能力还是可以的,将锦衣卫交给他,自己也可以放心了。
稍稍平复自己的心情后,朱由检又对方正化问道:“魏忠贤临走前,朕让其暗中调查在京勋贵、文武百官的家底,这件事现在是谁在负责?”
“回皇爷,这件事奴婢安排给东厂掌刑千户了。”
方正化连忙回道。
“可有结果了?”
“请皇爷恕罪,在京官员、勋贵人数众多,东厂还需要一些时间。”
方正化赶紧请罪道。
“抓紧时间!”
朱由检的声音变得严厉了些许。
“是!”
……
醉云楼。
这座京城最繁华的酒楼,此时已经是人声鼎沸。
骆养性的心情看起来不错,极为热忱的,将刚刚赶过来的李若琏,引到了酒楼二楼的一间雅间内。
“李兄弟,你可是来晚了。”
骆养性佯装生气的对李若琏说道。
后者忙是拱手道:“都是下官的错,还请同知大人恕罪才是。”
“言重了,等会儿多喝几杯就是。”
见李若琏这么上道,骆养性也很是满意,笑着对众人招呼道:“都入座,入座,今日为李兄弟接风,不醉不归!”
他们俩说话的时候,雅间内的其他人都时一言不发,现在见骆养性这么说,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。
趁着等待酒菜上桌的功夫,骆养性故作不知的问道:“听卫里的兄弟说,李兄弟调动了右所全部缇骑?”
李若琏笑道:“这倒是下官的不是了,应该禀报同知大人一声的。”
骆养性哈哈大笑,摆了摆手道:“老弟是圣上钦命的指挥佥事,这种事无须禀报。”
顿了顿,他又压低了声音道:“老弟,我锦衣卫看起来是风光无限,但毕竟那是东厂的案子,你这么干,就不怕魏公公回来找你麻烦?”
朱由检端坐在那里,面无表情的看着跪在那里的两人。
许显纯和王体乾两人,此时也是忐忑不已。
世人皆知,当今陛下对自己这些人深恶痛绝。
眼下厂公已然被赶出京城,陛下这是要清算自己这些人了吗?
想到这里,王体乾的身躯开始忍不住颤抖起来。
直到这时,朱由检才语气清冷的开口道:“朕这里有件差事,需要你们二人前去,你们可愿意?”
“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!”
许显纯闻言,当即信誓旦旦道。
王体乾也是反应过来,忙是叩首道:“奴婢……奴婢愿往,请陛下吩咐。”
“你们去找魏忠贤,传朕旨意,命其火速回京!”
朱由检也不绕圈子,直接对两人吩咐道。
之所以选择他们俩,朱由检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
历史上,魏忠贤为什么会上吊自尽?
其实就是被朱由检给吓的。
在离京的时候,魏忠贤还飞扬跋扈的,不只是带走了十几大车的金银珠宝,还带了八百多名扈从。
只是,他还没有嚣张多久,就听说了崇祯皇帝命锦衣卫绑缚其前往凤阳。
十一月初六当晚和心腹李朝钦饮酒后,自缢而死。
之所以不让别人去,朱由检也是担心历史重演。
再说许显纯和王体乾两人,在听到朱由检的旨意后,心里都是咯噔一声。
小皇帝这是什么意思?
两人满心的不解。
朱由检看了两人一眼,幽幽道:“怎么?不愿意?”
“臣(奴婢)遵旨!”
事情到了这一步,两人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。
抗旨?
那不是他们俩敢干的事。
“此乃朕的手书,将之亲手交给魏忠贤。”
朱由检从御案上拿起刚才那张宣纸,示意王承恩将之交给两人。
王体乾恭敬的双手接过后,珍而重之的将之放在了自己的怀里。
“速去,路上不要耽搁!”
朱由检又交代了一句后,挥手让两人离开。
等他们走后,朱由检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。
自己就是一个政治小白,和那些文官斗,还是得需要魏忠贤这样的“人才”。
一旁的王承恩有些欲言又止。
朱由检却是不想和他解释什么。
从御案上随手拿起一本奏折,随手翻看起来。
这一看不要紧,竟都是弹劾魏忠贤,以及阉党成员的。
朱由检越看越是烦躁。
心道:“哪里有什么所谓的阉党,说是阉党,倒不如说是帝党。”
“这些人都是依附魏忠贤这个九千岁的,而魏忠贤的一切权势全部来自皇权。”
“皇帝想要杀死一名太监,只需要一张两指宽的纸条就可以。”
“就像是武宗时期的刘瑾,人称立皇帝,但最后不过只是一张纸条,就被剐了三千多刀。”
“大明的太监,不是汉唐那些权阉,根本就没有可比性。”
“这些人之所以这么义愤填膺,只不过是因为魏忠贤他们这些人,侵夺了他们的利益罢了。”
放下手里的奏折,朱由检轻叹一声。
开始在心里暗自筹划起来。
……
再说许显纯和王体乾这边。
两人出了紫禁城后,许显纯当即问道:“王公公,您说陛下这是什么意思?”
王体乾左右看了看,见没有人注意到两人,这才从怀里取出那张纸来。
只是一看,王体乾的脸色瞬间狂喜,但又很快敛去。
“王公公,怎么回事?”
许显纯见状,一把抓住了王体乾的衣袖,语气焦急的问道。
左右看了看,见没人注意这边,后者这才低声道:“应该是好事,我二人立即上路,莫要耽搁了陛下的大事。”
他越是这么说,许显纯越是好奇,抓着对方的衣袖道:“王公公,陛下究竟说了什么?你让我看看。”
王体乾无奈,只得重新取出那张纸,将之递给了许显纯。
后者接过后,先是看了眼王体乾,这才低头查看,这一看也是瞳孔一缩,将纸张重新折叠好后,交还对方。
接着,两人前往北镇抚司,点齐了数十名缇骑,向着真定府方向疾驰而去。
与此同时,紫禁城内一只信鸽也冲向了天空。
……
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十一月初六这天。
位于真定府阜城县南关的一处客栈中,魏忠贤正在和自己的心腹太监李朝钦饮酒。
“干爹,宫里来消息了,陛下命王体乾出宫了。”
李朝钦给魏忠贤将酒杯斟满后,有些忧心忡忡的向其说道。
“你也尝尝这酒吧,这可是当年先帝赏给咱家的。”
闻言,魏忠贤夹菜的手一顿,眼中闪过一道惊慌,但却没有接他的话茬,而是对其招呼道。
李朝钦见状,心里虽是焦急万分,但终究还是不再言语,只是将面前的酒水一饮而尽。
两人就这么相对而坐,一言不发的各自饮酒。
半晌后,魏忠贤忽然说道:“朝钦呐,你我是什么身份?”
“干爹,您是我大明内相!”
李朝钦闻言,赶紧放下手里的酒盏,恭敬的回道。
“呵呵,大明内相?好一个大明内相!”
魏忠贤满脸苦涩,接着眼神变得迷离起来,是在回忆着什么。
“干爹,当今陛下只是被那些文官蒙住了眼睛,相信用不了多久,就会有旨意下来的,这大明还离不开您。”
李朝钦也知道,这一天是绝对不会出现的,但现在他只能这么说。
“一朝天子一朝臣,主子已经不在了,我们这些鹰犬也就没有活着的必要了。”
因为酒精的原因,魏忠贤此时的脸色有些涨红,语气幽幽道。
李朝钦还想说些什么,却听隔壁传来小曲声。
魏忠贤起身,摇摇晃晃的来到了窗前,不顾冬月深夜的寒意,一把推开窗户,静静的听了起来。
李朝钦也是赶紧来到了对方的身后。
小曲不长,直到唱到:闹攘攘,人催起,五更天气。
正寒冬,风凛冽,霜拂征衣。
更何人,效殷勤,寒温彼此。
随行的是寒月影,吆喝的是马声嘶。
似这般荒凉也,真个不如死!
魏忠贤猛地惊醒,旋即摇头,喃喃自语道:“似这般荒凉也,真个不如死。”
李朝钦猛的抬头,有些惊慌道:“干爹!”
最新评论